切沃与卡利亚里史交战:古代“快遞”什么樣?八百里加急不接民間訂單
卡利亚里vs国际米兰 www.oydfjh.com.cn
五百里加急的快馬被用來給楊貴妃運送新鮮水果,普通百姓卻無法享受“快遞”業務。
哪些快遞不能寄?丟件如何賠償?如何?;ぜ募艘??日前,《快遞暫行條例》正式出臺,并將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
伴隨電商的一路高歌而蓬勃發展起來的中國快遞,業務規模已連續4年位居世界第一,對全球包裹快遞量的增長貢獻率超過了50%.而事實上,“快遞”在中國出現的時間相當早,一套完整的國家郵政系統在古代中國就已經建立了。
八百里加急卻不接民間訂單
古代的國家郵政系統叫作“驛傳”或者“郵驛”,是古代政府為了傳遞文書、接待使客、轉運物資而設立的通信和交通組織,官辦官管官用。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負責政府的公文往來和軍情傳遞,也承擔一些物資的運輸工作。
既然是公文和軍情,對時效性的要求就非常高了。那么,這套系統的速度到底有多快呢?
漢代馬遞的最快速度是日行四百里。唐代則規定,每天車行至少一百二十里,騎馬一百八十里,皇帝頒布的敕令須日行五百里。
到了清代,由于軍機處的設立,文書傳遞的速度被提高到一晝夜六百里甚至八百里。咸豐和同治時期,由于戰火不斷、軍情緊急,出現了“紅旗報捷”,一旦前方打了勝仗,就立刻以八百里的速度飛遞,沿途驛站秣馬以待,一聽到鈴聲立刻飛身上馬,馳往下一站。這就是我們在影視劇里常常聽到的“八百里加急”。
然而,這些“快遞”業務雖然高效,普通百姓想要享受卻非常困難——國家郵政系統不接受民間訂單,所以民間通信大多靠私人捎帶。漢樂府中有一首《飲馬長城窟行》,里面有一句“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斃吹木褪峭型緄娜舜丶業男偶?。
不過這種做法有一定的風險,《世說新語·任誕》中就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東晉時,殷羨從南京出發到豫章(今江西)任太守,臨行前別人托他帶了一百多封信,他出城以后就全部扔到水里了,說:“沉下去的自己會沉下去,浮起來的自己會浮起來,但是我殷羨不能做這種給人送信的事情?!?/p>
若想避免遇到這樣“不靠譜的快遞小哥”,古時經濟條件比較好的人常選擇派專人送信,做生意的就自己負責貨物運輸?;褂幸恍安蛔哐俺B貳鋇陌旆?,比如蘇武鴻雁傳書,到唐代又有了飛鴿傳書。明清時期,逐漸產生了專營民信業的民信局,貨運方面則出現了鏢局,不過鏢局只運送貴重物品,且押運價格不菲。
上世紀60年代,在新疆吐魯番發掘出土的趙義深家書是當時的一份書信實物。這封信農歷九月五日從西州(今吐魯番)發出,十二月三日在洛陽收到,兩地相距大約3000公里,3個月收到,平均每天要走30多公里。
古代郵件嚴格的保密措施
保密是古代“快遞業”非常重視的問題。為了防止中途泄密,被人拆看或偽造,古人采取了不少特殊的手段。
以秦代為例,當時有嚴格的交接和登記制度?!緞惺槁傘分泄娑ǎ骸靶寫?,受書,必書其起及到日月夙暮,以輒相報也。書有亡者,亟告官?!蓖倍醞兜菰鋇乃刂室蔡岢雋擻殘砸螅骸傲コ兼先跫安豢沙先收呶鵒睢?,即老弱和不誠信的人不能擔任投遞員。
防止泄密最重要的手段是密封。在秦代,文書寫在竹簡上,傳遞前人們都會將郵件捆扎妥當,在結繩處使用封泥,并蓋上相關印璽,以防私拆,寫在絹素上的則要裝入書袋中。
到了漢代,封裝工具和手段更加豐富,外封套有函、篋、囊等,根據物件的形狀、大小,分別裝入不同的包裝袋中。在唐代,公文郵件的封裝通常要用囊封。封泥不僅有保密作用,還有等級之分,最高五封,最低三封,封泥越多郵件越重要。
清代郵件的封發、保密和防損工作做得更好,有“重封入遞”、“木匣入遞”、“絹袋封發”、“匯總封發”、“長引隔眼”等多種裝封手段。清代在速遞奏折一類的重要郵件時還有專用的封裝程序,使用“封桶”、“報匣”、“夾板”等封套,外人是絕對看不到的。
由于古代快遞多為政令、軍務一類,如果“快遞”變成“慢遞”,或將郵件遞錯、丟失等,將會受到嚴懲。
《唐律疏議》 規定,“諸文書應遣驛而不遣驛,凡不應遣驛而遣驛者,杖一百?!貝虬遄郵親釙岬拇Ψ?,若快遞送晚了或是不依驛道行走,要根據耽誤時間的長短、公文的性質、引起的后果作出相應處罰,最嚴厲的就是處死。對失密或私拆、損壞、丟失郵件也有相應處罰規定,其中對泄密處罰得最厲害,“諸漏泄大事應密者,絞;非大事應密者徒一年半?!?/p>
此后各朝代對郵遞違規的處罰規定,均與唐朝差不多。
值得一提的是,古代官方投遞員都持有牌符一類的信物,就是相當于通行證的馳驛證件,“一證通行”,大大減少了快遞過程中的人為耽誤。
古代“生鮮速遞”和“海外購”
古代的物流雖然遠不如今天這樣便捷,但也有了蔬果生鮮的“快遞服務”,甚至還出現了最早的“海外購”。
唐代段成式的《酉陽雜俎》中記載:“平原郡貢糖蟹,采于河間界。每年生貢,斬冰火照,懸老犬肉,蟹覺老犬肉即浮,因取之。一枚直百金。以氈密束于驛馬,馳至于京?!閉饈譴由蕉鋇暮O?,為了保證新鮮,捉到以后就直接用氈子密封,然后用驛馬速遞到長安。明代于慎行也有類似的詩句“六月鰣魚帶雪寒,三千江路到長安”。
然而,這種果蔬生鮮的“快遞”業務僅僅是為了滿足王公貴族們的口腹之欲,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因此長期以來都是言官和文人們勸諫、諷刺的對象,最有名的就是唐代詩人杜牧《過華清宮絕句》中的那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蔽灝倮錛蛹鋇目炻?,原本是為了傳送緊急軍情,現在卻被用來給楊貴妃運送新鮮水果,國政荒廢,怎么能夠不令人痛心疾首!又如宋代的花石綱,千斤巨石也能運送,雖然是物流發達的一個體現,但同時也是對民脂民膏的剝削,流毒二十余年,導致了北宋末年的農民起義……
和今天一樣,古代物流也會輸送很多來自國外的商品,那時的“快遞”輸送著最早的“海外購”。
西漢時,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辟出“絲綢之路”。隋唐時期,除了陸路以外,還可以走海路,東到日本,西到波斯灣。到了宋代,海運和海外貿易進一步發展,廣州、泉州、明州、杭州和密州設置了五個市舶司,專門管理海外貿易事務。彼時海外的商品多達幾百種,有香料、寶物、皮貨、食品等,其中光是香料就有一百多種。
明代的海外貿易雖然時開時禁,但總體上十分繁榮,很多我們現在常見的作物都是這個時候才有的,例如南瓜、玉米、番茄、煙草等。
看完這些,我們似乎可以在腦中勾勒出這樣一幅古代物流業的圖景——遍布全國的郵政網絡主要為公文、軍情以及基本的物資運輸服務,有時候也會奔馳著裝有荔枝或海鮮的駿馬,揚起一路煙塵。那時,普通百姓能收到一封信就能樂上半天,想快遞貴重物品只能拜托鏢局,而“神秘的遠方”時?;嵩死匆恍跋∑婀毆幀鋇畝?,裝點著人們的生活……
中國文物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中國文物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中國文物網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中國文物網”,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中國文物網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后30日內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
月度排行
- 1創想與塑造,之文課程走進太原市第六十四中...
- 2河北南和出土北宋時期八棱碑 距今已有90...
- 3我國啟動文物流通領域登記交易制度試點
- 4河北行唐故郡東周時期“豪車”展露真容
- 5古籍的文物收藏價值如何衡量
- 6國家文物局公布2018年度全國文物行政處...
- 7陜西考古發現戰國時期大型祭祀遺址
- 8以色列小鎮發掘出24枚稀有古幣 穿越千年
- 9國寶級文物修復師:讓千年織物重現往昔光華
- 10探訪世界唯一一家蒙古秘史博物館
新聞速遞
- 浙江省文物行政執法工作會議在杭州召開
- 華僑建“浙南民俗文化館” 展出4220件農耕文化展...
- 34個歷史文化村落已成為舟山鄉村振興的支點
- 浙江出土宋元青白瓷在浙博首次集中亮相
- 杭州西湖景區開展文博單位消防安全檢查
-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聯盟聯席會舉辦
- 一?。保房樗櫧摹拔奈鍤質酢薄髦芡逍薷醇?/a>
專題視點MORE
原創推薦MORE
- 創想與塑造,之文課程走進太原市第六十四中學校
- 龍泉琮式瓶
- 給人好運的錦鯉,竟藏著這么大的秘密?
- 音可通神,鼓舞人心
- 秋季吃蟹指南 —中西方文化下的蟹
- 乘槎使者海西來 ——絲綢之路上的石榴文化
- 盛世風襲北京城,金秋月覽長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寶展之:石膏盤上的希臘神話
- 歷經9個世紀的《文畫蘇題卷》
- 夢回大唐,隨我馳馬揚鞭意氣風發可好?